清风吴忠
吴忠:多措并举破解集中整治乡镇(街道)纪委办案“难题”
吴忠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力度不减、尺度不松、标准不降,积极探索乡镇(街道)纪委监督执纪工作思路,充分运用“室组地”联合等模式,有效解决乡镇(街道)纪委“办案难、零立案”等突出问题,着力提升基层监督治理效能。截至6月底,全市47个乡镇(街道)全部突破“零立案”,有力保障集中整治走深走实,取得实效。
“督办+约谈”,破解“不愿办”难题。市纪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全市案件办理情况汇报,对长期未办结问题线索和案件以及乡镇(街道)“零立案”情况下发督办通知。主要负责同志采取“四不两直”下沉乡镇、村组,与乡镇(街道)党委书记、纪委书记面对面沟通,压责任、教办法、传压力。市纪委监委会同农业农村、审计、财政等部门成立暗访组,到乡村振兴项目现场、惠民政策落实农户,及时发现交办问题,先后下发督办函8份,督办问题135个,严查快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。县(市、区)纪委监委通过会商研判案情、挂牌督办进展缓慢案件、约谈乡镇(街道)纪委书记等方式,督促推动乡镇(街道)党委和政府强化支持保障、指导乡镇(街道)纪委提升办案水平。
“培训+指导”,破解“不会办”难题。针对线索处置不够精准、措施使用不够规范等问题,市纪委监委通过举办全市乡镇(街道)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赋能暨监督执纪业务能力专题培训班,探索创新“一账五表”闭环管理模式,着力提升乡镇(街道)纪委办案能力。各县(市、区)纪委监委发挥“传、帮、带、导”作用,通过以老带新、以干代训、以案促学等方式,统筹乡镇纪检干部在实战中提升业务技能。针对乡镇(街道)纪委案件办理中遇到的难题,县(市、区)纪委监委抽调精干力量定向援助,帮助攻坚破难,全面提升乡镇纪委监督执纪能力。
“统筹+协作”,破解“办得慢”难题。打破层级壁垒,优化协作区运行机制,探索形成利通区“1+1+N”模式(1名副书记+1个纪检监察室+N个派驻组和乡镇纪委)、盐池县“1234”协作区监督办案工作机制(1名分管委领导,2个纪检监察室、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、4个乡镇纪委相互协作)、同心县采取“常规业务自主开展、重大工作协同配合”办案模式(1名班子成员+1个纪检监察室+1个派驻纪检监察组+4个乡镇纪委),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室与派驻机构、派驻机构与乡镇纪委协作配合,统筹办案资源,提升办案质效。(吴忠市纪委监委)